2014年3月26日 星期三

寫作什錦-讀楊富閔《解嚴後臺灣囝仔心靈小史》

原刊於《極光電子報》,2013年9月17日。
http://blog.roodo.com/aurorahope/archives/25683896.html
「九歌文學國度」
http://blog.roodo.com/chiuko/archives/25741388.html

一、在紛至杳來中行進寫作家族、一鄉鎮與「我」的傳記書
《解嚴後臺灣囝仔心靈小史》2013(卷一:《為阿嬤做傻事》;卷二:《我的媽媽欠栽培》)[1]是新銳作家楊富閔1987-)繼小說集《花甲男孩》2010之後,睽違三年餘的嶄新作品,其同時也是楊富閔的第一散文集。讀者可以從《解嚴後臺灣囝仔心靈小史》中重訪《花甲男孩》裏的經典場景,為小說故事找到「本事」-例如〈為阿嬤做傻事〉對於〈暝哪會這麼長〉的指涉-然而我以為,楊富閔再記憶、新寫這些題材的用心,及《解》所呈現的散文形式實驗,都顯示出其不同於《花甲男孩》的層次和關照視野,具有十足的原創性。因此,以下僅就《解嚴後臺灣囝仔心靈小史》的文本自身做閱讀,進而提出一些想法。
這本散文集計有十九萬餘字,涉及的內容素材甚廣泛,大致可區分成三部分一是纏繞如葛藤的家族史,這條線索牽引出「我」繁複的身世故事,特別是阿嬤二爺爺、「我」母親、及家族與西拉雅幽微的連結這兩個部分最為深刻;二是環繞大內而展開的臺灣農村、鄉鎮興衰史,由此帶領出《解》書豐富的物、地誌、風俗誌、和生活方式(如消閒想像、如夜市人生、如南洋姊妹)的變革;而串聯綰合這兩條軸線的,係解嚴後、「認識臺灣」一代的臺灣囝仔「我」反思成長歷程的心靈軌跡,而「我」的故事又構造以小學(大內)、黎明中學(麻豆)、東海中文系(臺中)、臺大臺文所(臺北)的「出臺南」路線。
意即《解嚴後臺灣囝仔心靈小史》的內容甚是龐大,如何書寫顯然是嚴峻的挑戰。收錄書中的文章大致分別完成於三個階段,依序為《自由時報》「鬥鬧熱」專欄、《中國時報》「三少四壯」專欄,及20136月至7月之間;而在不同時期的文章中可見同一主題的相關枝節以疊層的形式出現,例如阿嬤與阿公、與曾祖母、與二爺爺、與伯公姆婆姨婆舅公、與父母親、與孫子「我」和「新臺灣人」孫女、與外籍看護,的故事散諸全書,相互構成資訊補述(如〈我的細漢姨婆〉、〈誰怕小舅公〉等文分別給出阿嬤生命史的線索、演繹辯證(如〈我家是一座電話亭〉、〈大掃除,除以一〉、〈關仔嶺的故事〉與〈二爺爺的輕鬆小品〉敘述以不同的記憶場景,思辨二爺爺和家族的關係。、或生發而另啟新局的關係(以述及姨婆舅公二爺爺兼及伯公姆婆的故事而言,其最終都指向〈為阿嬤做傻事〉。文章在複寫的過程中遂既掩映有致、亦延長情節,謀篇佈局上也從短文的精巧細緻轉而為長文的大開大闔,這一變化大約可以在〈發現阿嬤默默做的事〉與〈為阿嬤做傻事〉兩文之中窺得些許。造成如此差異的外在原因固然是(不同)專欄的字數規定,然而我認為,楊富閔對於同一對象或經驗的變換觀察視點、反覆思索,而重新組配、抑或再書寫,才是材料得以彼此鑲嵌而煥發新貌、情感能夠衍生而沉澱出層次的箇中原因。例如〈我的媽媽欠栽培〉與〈停雲〉兩篇接連不同時間完成的文章,前者增補〈欠栽培〉明朗化四小段落共同的主題,後者則以一段「楔子」廓清此前兩文所暗含的連結;或如〈乾杯!父親!〉、〈桌遊故鄉轎車的故事〉及〈春天哪會這呢寒──(不)在赤山龍湖巖〉等文展現的對父親心事的再三推敲,和之於父子親情的體察領悟。

二、亭仔腳、摺疊桌和遶境:「鄉土」長出福至心靈
這種書寫的方式得以成立,用楊富閔自己的話來說,端賴一踟躕在「亭仔腳」的視點〈一種位置亭仔腳什錦事〉,一「摺疊桌」式收放自若的書寫位置〈關於桌子,以及《小花甲日記》〉,和一迤邐蜿蜒在神聖世俗兩造生滅瞬間的「遶境」形式〈一種形式遶境與書寫〉。此三者構成了一種交界的視域,書寫呈現出一流動的狀態,繁煩如曾文溪泥沙的解嚴後臺灣囝仔心事遂能不淤積成沼澤泥淖,其亦若溪河,或奔騰激撞(如〈讀盧克彰《曾文溪之戀》,愛不釋手〉、或悠緩徜徉(如〈菜瓜黃花事〉),輕巧流行的物件因而也充滿啟示(如「童蒙好物」系列文)、銘刻一世代的「感覺結構」(如〈微整形〉、〈臉書家〉、「我愛孫燕姿」系列),沉重的故鄉歷史遂也能以桌遊蹀躞出抒情的光影與旋律(如「桌遊故鄉」系列的〈黃昏啊〉、〈美鳳農藥行〉。〈我的國小同學醉倒在路邊〉、〈神的孩子都在跳舞〉與〈我的小學教育〉系列文章頗能夠印證這一論點。環繞「小學教育」的主題開展,而分別側重於宮廟生態、霸凌和鄉鎮史的三文,「我」都位置在一偏鄉城市、回家出家、世代與性別曖昧的「之間」,而看見情欲萌生、神性與魔性同體一身,及故鄉(人)的頹潰,繼而拔昇以諒解、溝通和「為我們做點什麼」的衷曲。
《解》書即以此敷衍盤根錯節的一鄉鎮、一家族興衰史,一世代臺灣囝仔的心靈小史,從亭仔腳「懶懶蛇」到全臺灣「趴趴走」,眼光所及、內心思索的都是故鄉──臺灣事。這許即楊富閔對臺灣「鄉土文學」傳統最深刻悠遠的因與革雖然在都市生活不無挫折、不適應感,且暗示了城鄉、以至於跨國資本主義的結構,他亦不吝於釋出理解及尋找與故鄉連結的意願(如〈停雲兩地楓紅事〉、〈休足時間〉與〈我在永和:家離臺灣這麼近);儘管也書寫集陽剛血性、失語憂鬱二種極端於一身的父執輩,楊富閔意在覓得溝通的接點,旨是疏濬世代轇轕的誤解、沉默及隔閡(如〈我們現代怎樣當兒子〉、〈一件小事〉);他的主題甚且拓緣以生根在偏鄉的外省人境遇,〈這樣的老戰士〉書寫其失語亦融入(老俞)、或疏離(龔僅然)於本土社群的生活狀態,而配置以「我」好奇尾隨前者,偶因大內文旦而獲後者遲暮之消息的視線,靜定地呈現戰後臺灣族群史最為詭譎的一側面;而楊富閔對臺灣(「鄉土」)女性閨怨心事的敏銳捕捉,徘徊於失序邊緣的身心狀態的細膩體察,及「也是人家的女兒」的頓悟,亦皆顯示出愈加溫柔且繁複的視域(如〈美鳳農藥行〉、〈闖陣〉和〈機車母親〉)。這些主題可謂皆是臺灣「鄉土文學」重要的子題,不乏前例,而楊富閔的特殊和突破處在於,他觀看以秀異視點,而賦予其嶄新的形式,遂自「二元論」-城鄉、性別及族群對立-的囹圄拔昇,融貫匯通而書寫出新局。
也就是說,楊富閔的書寫立足在紮實的「鄉土」之上,而超越於長久以來為二元框架所界範的「鄉土文學」成規。《解》書的視線故而得以愈加繁複,文本顯示的視域亦愈加寬廣;其指向亦不只是對外在世界的審視和批判,且是之於內在心靈的注視與爬梳。遂有了這樣反身性的句子「我的『臺灣』閱讀史,想來就是我的心靈養成史。」〈古厝男孩,以及他的小黑貓〉楊富閔敘述家族與一鄉鎮興衰、敘述至親摯愛死亡的書寫,遂也直面了書寫行為的本質:書寫與死亡的連結,與為何、且又如何再現的天問。
可以從兩個段落對書寫者與書寫所攤覽的深淵搏鬥的情態稍作管窺。分別是在見證阿嬤身體病變後、告別式的靈堂遺像前,〈為阿嬤做傻事天光大內〉的一段,及〈我的媽媽欠栽培欠栽培〉述說為書命名因涉及家人、而生咎責、而觸動心事時,母親的諒解與開釋

天漸漸光了,人都在霧間走動,天氣不錯呢,阿嬤有福氣。
我提著早餐走在回家的路,薄霧中望見阿嬤告別式場內巨幅的超大的遺像,這輩子頭次當主角,一步步我向她靠近。
距離一百五十公尺可以看到阿嬤遺像的下巴,阿嬤有雙下巴。
距離一百公尺可以看到鼻子、嘴、雙下巴,那是阿嬤七十歲左右的相片,她身穿棗紅色碎花上衣。
距離五十公尺便得以看到阿嬤完整的臉部,好巨大的阿嬤在對我微笑。
趕緊退後幾步,視線所及阿嬤只剩下鼻子。
又退後三四步,只剩下阿嬤的衣服。
像看見更多人回來了,空氣中飄浮花香與鬧熱的分子。
……
天光了。看我長大的阿姆阿嬸,一個個路邊住宅走出來,她們一句句傻氣的問候、簡單的提醒,讓我也無力走回家門。
是什麼提醒呢?
她們說,富閔、阿嬤出門以後,有時間,你還是要常回來。
(〈為阿嬤做傻事.天光大內〉)

「叫做、叫做……《我的媽媽欠栽培》,不知道妳同意沒,卡使不同意,我會立刻換掉。」越講速度越快。
     接著不等母親回答,我搶先一步臉紅起來。……
    日子變化快速,情緒沒有出路,該找時間痛哭一場,想到母親開始加夜班,覺得自己無用,阿嬤不在了,失序的生活需要重整,心頭亂成鐵絲球,突然哽咽起來。
    母親跟著手忙腳亂:「有什麼好哭,出書好代誌啊!」
母親放低聲量地問:「出兩本錢有卡濟無?」
    我點頭說有。
   「很好啊!」分貝突然加大。
   母親說:「阿弟,書名我很喜歡,做你去出!因為媽媽本來就是欠栽培啊!」
(〈我的媽媽欠栽培.欠栽培〉)

許因為書寫者擁抱臺灣天、依偎臺灣地而得滋育與庇祐吧,《解嚴後臺灣囝仔心靈小史》在其最混沌晦暗、瀕於崩潰緣側的時刻,總有愛的信息捎來,僵局總能夠為油然而生的幽默化解。死生、幻滅及自咎的憂鬱邊界,大內的天光與人情、至親的諒解和信任構成一種臺灣風格的福氣與喜氣、一種臺灣人對囝仔的疼惜情感,陪伴衛護楊富閔行過幽谷。

三、似錦前程寫成一個老作家
兩書編目次序上的壓卷文〈嘿我要走了〉倒敘祖孫之間一段生命預言的秘密,坦白了成長過程中一直轇轕在內心的關乎「出家」的焦慮及恐懼,從而「翻譯」了媽祖傳說,轉喻以阿嬤人生、家族故事,敘述結束於現在「我」賃居的中興街上-又名韓國街,一條街延展以琳瑯阿嬤服飾-而頓悟了祖孫之間心照不宣的默契,愛與守護的神祕形式(亦可見〈六月有事〉。〈嘿!我要走了!〉一定程度上係《解》書對於珍愛故事揮別的手勢、象徵新旅程的始點,而這一過程交織以對生命內外在殘忍不仁的接受與超克,世界觀、價值體系的盤整和再構造「唯一暫時能向自己交代的,是證實了很多物事人是得花心思重新認知了。」而在這樣轆轤性的文章中,我們驚異地發現,其部分句式、和段落銜接轉折的方式,均顯示出李渝1944-)文體的痕跡。簡略地來說,李渝所代表的是外省菁英女性的場域位置,與楊富閔處在的本省/草根/男性區塊可謂兩極。「溫州街最後的貴族」與「曾文溪浦地偏鄉囝仔」相逢於永和中興街韓國街,「原來是此地早有數以千計的阿嬤守護著我。」這是一個隱喻了。
「解嚴後」這一時間點、和「臺灣囝仔」這一身分遂煥發出意義前者揭示了各類型、各層次「臺灣」記憶的出土,後者表徵一成長進行式、故流動、而可能性寬廣的「認識」狀態。2013年,1987年出生的囝仔楊富閔年屆25、臺北居,係出外的成年人了。在此時此地回首童年、故鄉,足夠的距離提供楊富閔得以沉澱成長過程中轇轕的不解、誤會及傷害的空間,從而穩健地在紊亂纏結的意識形態角力裏梳理出「我」的臺灣情、心靈史。解嚴後的臺灣囝仔毋須焦慮於身分與認同,「我是臺灣人」不證自明,我們匱乏的是認識臺灣的想像力,如何向臺灣示愛的語言。《解嚴後臺灣囝仔心靈小史》上下求索的,即述說失語、但真實存在(過)的臺灣故事的敘述學

因曾文溪溺了無數大內國小學童,曾文溪也溺了真正的阿公,還是降水遲遲不來,所以曾文溪一整條它不見了──
不如讓我重新將它寫下去──
不如讓我期待春天吃蓮霧,夏天吃大西瓜,秋天吃文旦柚,冬天吃蜜棗吧……
讓我種出來!
(〈讀盧克彰《曾文溪之戀.愛不釋手〉)

《解嚴後臺灣囝仔心靈小史》無疑已種下良好的根。
而臺灣囝仔的前程,在楊富閔〈寫成一個老作家〉的期許冀盼中,福氣地迤邐一泓似錦輝光。



[1] 楊富閔,《解嚴後臺灣囝仔心靈小史》,(臺北:九歌,2013年)。

「他」將往何處去?楊富閔的移動與寫作

原刊於《聯合文學》第350期,2013.12。
http://mag.udn.com/mag/newsstand/storypage.jsp?f_ART_ID=488826

楔子:
臺南囝仔楊富閔在2010年推出小說集《花甲男孩》後立即攫取文壇的矚目,一方面以銜接黃春明、王禎和為代表的「鄉土文學」傳統被評價,而他對於電視娛樂、網路詞彙、文宣口號和雅言俗語的巧妙挪用,更鮮明地標誌出「七年級」世代的文體風格。2013年夏日,富閔將三年多來持續筆耕於報紙和雜誌專欄的文字彙整、刪略與重編,配置以新寫的數篇長文,輯結成近二十萬字的《解嚴後臺灣囝仔心靈小史》(分為《為阿嬤做傻事》及《我的媽媽欠栽培》兩冊書)。《解》書以個人「臺南─臺中─臺北」的「出/回家」史為緯,以家族長輩的故鄉事為經,寫的除是對阿嬤與父母親彼代人的緬懷與紀念,亦是解嚴後臺灣囝仔在「認識/發現/書寫臺灣」的成長背景下對自我、故鄉及理想的再摸索與再確認,更是世世代代臺灣青年心靈憧憬與失落、憂鬱和幽默的故事。


Q:《解嚴後臺灣囝仔心靈小史》和《花甲男孩》的在體裁上雖然分屬(所謂的)「散文」和「小說」,但若從主題意識來看,比如記誌家族史、書寫臺南與臺灣故事,則其實具有內在一致性;而在內容方面,譬如《解》的〈為阿嬤做傻事〉和前作〈暝哪會這呢長〉存在的互文性關係,也揭示了兩部作品之間的連結。我認為這一延續而來的類似性所顯示的是富閔對故鄉、臺灣的情感與思索。可以聊聊這些題材內容和你的書寫的關係嗎?

A:從現在回頭去想,我的「臺灣意識」啟蒙得很早,可能出生就有了!這和我成長環境有很大的關係。一個比較有趣的記憶是,小時候假日,父親常開小轎車載著母親、大哥和我出遊,行遍臺灣大小旅遊景點,像上地理課,車上一家人背誦臺南三十一個鄉鎮市來打發時間,我覺得太有趣了;夏天六月七月,阿嬤和阿公抱兩大箱芒果,從善化搭火車到高雄的楠梓探望大姑,沿途阿公念著保安、中州、大湖、路竹、橋頭為我與阿嬤報告旅途進度,到楠梓時他常說:「楠梓坑到了!」我那時很疑惑「楠梓」明明兩個字──為什麼發出三個音?這些兒時瑣事後來成為我書寫的靈感來源。而在學校教育裡,我是接受「鄉土教育」、「認識臺灣」教科書的一代,在這一學習情境中,我開始練習將生活中的臺灣經驗轉化成臺灣知識。後來唸東海大學,開始意識到「寫作」:課堂上與老師同儕切磋,課外閱讀與參加比賽。漸漸地,我察覺自己對臺灣作家作品比較能夠產生共鳴,實務上也是書寫接近自我經驗的題材較能把握。我的第一篇得獎作品〈長路〉寫得是《解》書中那位「二爺爺」的故事,二爺爺是我生命中難以辨認與述說的一位長輩。寫「他」十分煎熬難受、甚至常質問自己:「為什麼要寫?」但經由一次次書寫,我感覺逐漸找到了觀看的位置、切入故事的點,也摸索出重新與「他」、及和「他」牽連在一起的家族故事銜接的線索。對,就是「位置」,在大家族內部「位置」很重要!。

Q:我發現在《解》書中,富閔的取材更加寬廣多元,而行文推進的方式也顯示出更深刻的思辨性。最明顯的例子是〈讀盧克彰《曾文溪之戀》,愛不釋手〉一文,你援用了一個現在已鮮為人知的外省作家的作品發想、演繹家族故事,而構造以將敘述輾轉於曾文溪開拓史、盧的文本及其創作史、與及自己家族史之間這一出虛入實、遊走大小敘述之際的方式,使得此文顯示出比以往繁複許多的情感和知性構圖。這一轉變和臺灣文學研究所的訓練有關係嗎?

A2009年我入學臺大臺文所,一方面對於可以研究自己熱愛的臺灣文學感到雀躍,一方面也無比緊張焦慮,出身中文系,我不很明白「臺文所」的「○○研究方法」或「○○詮釋框架」這類詞彙。這幾年彷彿又念了一次大學,學習使用「臺文所」的學術語言表達所見所思、重構被解構掉了的臺灣文學知識。這一過程大概可視為兩種學術典範的激烈碰撞。我常反問自己何以在臺文所感到不適應?那樣的劇烈衝突究竟從何而來?其中一重要的癥結是,兩個學科看待作家作品的態度,及對於「文學」是什麼、可以做什麼的想像大不相同;而另一個點則是來自於研究和創作的摩擦齟齬。後者對我來說尤其深刻,學術生活和文學生活步調的不一致、論文語言和文學語言的切換轉換都是問題。可以說過去幾年都在嘗試調和、縫補、綰合這些的矛盾,還在努力。《解》書便是在這一情境中完成的作品。但是,我想學術訓練是有助於我的文學創作的:一來我習得了搜尋及整彙資料的路徑和方法,我認為這一訓練相當必要,它鍛鍊在資訊爆炸時代寫作的我,如何高效率地找到有用的材料;而更重要的是,開始能夠以「文學史」作為骨架去閱讀作家作品,讀出更有血肉的內涵,觸及愈加縱深的向度。我的研究興趣是一群主要活動於五○到七○年代文壇、而今漸被遺忘的外省老作家,如張拓蕪先生、和前陣子離世的蕭白先生,他們一生都在寫,題材從反共懷鄉、流亡經歷、寫到臺灣山水,那一代人對於書寫的堅持不懈,及對於「臺灣」的探索給我的啟示很深遠,他們眼中的臺灣,同時也是我生命經驗比較薄弱的一塊。

Q:剛剛提到在臺北唸研究所生活方面的適應不良的問題,這讓我想起你在〈搬家〉(未收錄)和〈家離臺灣這麼近〉等文章所寫與這座城市的摩擦和溝通的過程,可以說是一則「臺北居、大不易」的故事。但富閔所感覺到的「不易」其實不大是經濟問題、或者人和人的冷漠疏離這方面的困難,而是一種與故鄉臺南的「時差」,以及一種因關係不明確而生的不安。這類情緒在你書寫臺中生活的〈微整形〉等文未曾出現,似乎「臺北限定」。可以聊聊這部分的經驗,及臺北臺中生活的差異嗎?

A
我是來臺北才意識到故鄉是一座「偏鄉」、是教育資源嚴重不足的山村,同時意識到自己很努力在學習做一個現代人。我小學和朋友相約去臺南逛街,提一紙紅白塑膠袋,連自己都取笑自己;初次在簡餐店用餐,不知道什麼是「附餐」(就是甜點和飲料)。這些經驗現在說起來很有趣,但案發現場我是被挫敗感深深環繞的。類似焦慮感可能跟我們家在大家族中位置比較邊緣有關,經濟上、倫理上都是比較爭議──影響在我們心裡,是一種永遠覺得落後、卑微、不配過好日子的狀態,我到麻豆讀黎明中學,家人和我都很擔心一個山上的孩子會不會信心重挫,天啊,全臺南的縣長獎差不多都集合在那裡了!到臺大前一年也有這樣的不安全感──對,就是害怕「跟不上別人」。但有趣的是,唸東海沒有這些負面情緒,反而充滿期待,每天像一隻放山雞在大肚山野遊。大概東海也地處山上、且和鬧區有所區隔,讓我感覺到自己還活在純樸的「大內山區」。所以大概可以說,我在臺中是尋找「類似」,在臺北是遇見「差異」。現在不論類似或差異,兩者都是我生活的一部分了。

Q:富閔剛剛提到的黎明中學,據我所知這是臺南首屈一指的私立教會學校!在《解》書中的〈黎明的早晨〉與〈一聲阿門〉你述說了在這裡讀書所感受到的清新氛圍,以及不同信仰給予你的啟示,我感覺這一段經歷對生長在地方祭祀發達的臺南的你來說,應該是相當重要的。能不能請你談一談黎明中學時期的經驗?

A:黎明是所了不起的學校!一座傍著文旦花香與王爺信仰而生的天主教教會學校,我在那裡度過了青春期。對出身世代信奉媽祖、傳統大家族的我來說,初次學習說出一聲「阿門」、也會過感恩節與聖誕節,若加上大學唸基督教背景的東海大學四年,我在教會學校總共有十年之久。這段經驗可說是我接觸不同文化的新興體驗,讓我從穩固的家族信仰中開放出來。之於寫作,類似的衝撞許是必要的,但這部分我目前在文學上只稍稍觸及,寫得很少,日後還得用功去把這十年的記憶、經驗、意義給填補回來。

Q:閱讀《解》書,可以發現富閔閱讀的範疇和關注的議題相當寬廣、而且視角新穎,比如〈我的小學教育〉提偏鄉教育議題是從大內的開發史加以切入,〈一種位置:亭仔腳什錦事〉羅列編織了各時期對於亭仔腳的想像,兼以生活現場的細膩觀察,而得出自己對這一臺灣建築特色的秀異見解;另有一篇未收錄書中,我自己非常喜歡的文章〈跟龍瑛宗參加文藝營〉以日治時期老作家為楔子,談文藝營的前世今生及自己的文青生涯。我相當好奇富閔平常的閱讀習慣和興趣,可以請你談談這方面的問題嗎?

A:我很喜歡翻雜誌,不限於目前通行的文學雜誌,而是各個年代、各式各樣的雜誌,日治時期以至於五、六、七○年代的雜誌,單車雜誌、登山雜誌、建築雜誌,或者以老人為取向的雜誌都會翻翻。不同取向的雜誌顯示出各種類族群的關懷,不同世代的雜誌則得以對照出與當下差異性的觀點,總之即能夠從中撞見和自己不一樣的「人」、去想像自己經驗以外的人生。另外,我是YOUTUBE愛用者,看一整天以前著迷的電視節目、MV也不嫌累。網路上很多婚紗公司上傳的結婚影片,有一項「拜別父母」的儀式,我每每在螢幕前哭到像自己要嫁了。逛書店也是我的興趣,一日工作後從臺文所散步到公館、師大,看架上有什麼新書。我想書店、圖書館,各種文藝活動,就是臺文所研究生的實驗室,測驗自己能否把所學知識與現場實務做出連結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