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5年2月2日 星期一

七等生〈結婚〉的電視劇改編

張中一導演的《結婚》改編自七等生發表於1967年的同名小說,由柯叔元和張鳳書分別飾演男女主角羅雲郎和曾美霞。影片的一開始即一列熱鬧的迎娶隊伍走來,然而背景弔詭地反而搭配了哀戚陰森的音樂,隊伍中行人的神情也低調悵惘──這一矛盾暗示了《結婚》的悲劇性。事實上,《結婚》講述的原就是,羅雲郎與曾美霞兩人因為門第懸殊,兼之雙方母親意氣用事的反對,而遭遇的一系列愛情挫折;雖然羅和曾已經盡力地將困難一一克服,無奈最後依然改寫不了悲哀的結局──為了舒緩曾母欲控告兒子誘姦的強硬態度,羅母不惜下跪乞求原諒,羅雲郎為免母親蒙受更大的屈辱,答應永遠不再見曾美霞,卒而致使相思成疾的美霞,闖進雲郎工作的農會舉辦的舞蹈聯誼活動,在眾人異樣目光的凝視底下,當著情人的面,喝下農藥自殺的激烈收場──於是我們知道,初始的隊伍竟是冥婚的行伍,而媒人婆擎著的一把黑傘更象徵了一屍兩命──羅雲郎與曾美霞戀愛時就發生性關係,而兩人暗通款曲的之所以曝光,即因為美霞的懷孕。
《結婚》的改編是民視「臺灣作家劇場」影集的一環,由「中華文化復興總會」主辦,拍攝了包括七等生、王禎和、李喬、林雙不、黃春明、陳若曦、葉石濤和楊青矗在內的作家的重要作品,而特別注重在「臺灣」特殊人情風景的表現。影像化的《結婚》因而為〈結婚〉這一本來強調在描寫,特別是女性人物,內心情思的文字作品,鋪陳出空間的縱深。亦即影片鮮明地呈現出故事進行的小鎮地景;而像是樓仔厝、中藥行、傳統的女性閨房,與小鎮周圍的村落景致的建構,也更加立體地顯示出,小說擘劃的「自由戀愛」與「媒妁婚姻」齟齬的構圖的糾結──七等生小說所敘述的,原即是發生在仍然淳樸而保守的小鎮的對於戀愛的追求。那麼,這一愛情的以悲劇結束,讓人感傷,卻也不至於令人意外。
同樣因影像化而更加突顯的是,小說〈結婚〉因文字的形式而較無法發揮的「語言」的問題──羅雲郎和曾美霞在談戀愛的時候使用的是「現代」的「國語」,而在家屋空間與父母則是說「傳統」的「臺語」──兩者皆是「我」切身所有。因而再一次地,「傳統」或是「現代」?「自我」抑或「家族」?都是美霞自殺的選擇留給我們的大哉問。